
根据公开信息,Telegram因其加密性和匿名性已成为灰色资金流动的重要渠道,主要涉及以下风险与监管动态:
一、核心风险领域
1. 非法担保平台洗钱
好旺担保(曾用名汇旺担保)和新币担保等平台以“交易担保”为名,长期为东南亚洗钱、诈骗、、人口贩卖等犯罪提供USDT支付通道。截至2025年4月,好旺担保用户超90万,商家超6000家,链上地址标签超50万个,交易总额至少270亿美元;新币担保2024年交易额达84亿美元^^。
运作模式:买卖双方通过Telegram群组对接,平台收取保证金和手续费担保交易,实际促成非法服务(如伪造证件、数据贩卖、勒索恐吓等)^^。
2. 深度伪造与信息窃取
Telegram上深度伪造技术相关犯罪在亚太地区2022-2023年增长超1530%,2024年上半年平台内相关内容提及量增超600%。同时每日超40万条窃取数据日志通过群组分发^^。
3. 洗钱手法迭代
犯罪团伙利用Telegram指挥“工具人”进行线下洗钱,例如:
黄金洗钱:通过多级分工(、监视、购买黄金、跨地转运)转移赃款,全程使用Telegram指令沟通并销毁记录^^。
“手机口”诈骗:诱导青少年用两部手机中转诈骗通话,每单佣金10元;或通过“Q拉”方式(拉人进诈骗QQ群)牟利^^。
二、监管与打击行动
1. 平台整顿升级
2025年5月,Telegram首次大规模封禁华语黑灰产市场,好旺担保、新币担保等主要平台被关停,相关频道、账号及群组遭清理^^。
联合国报告指出,东南亚犯罪集团正将、旅游企业等实体与虚拟资产服务结合,依托Telegram构建新型非法市场^^。
2. 执法难点
犯罪链条高度隐蔽:参与者互不相识,“上家”全程匿名指挥,工具软件支持信息“阅后即焚”,资金通过虚拟货币跨境流转,增加溯源难度^^。
三、公众防范建议
警惕密聊软件:立即卸载纸飞机(Telegram)、蝙蝠、事密达等高危应用,避免成为“帮信罪”工具人^^。
保护个人信息:切勿出借身份证、银行卡、手机卡,防止被用于洗钱^^。
识别兼职陷阱:拒绝“足不出户赚快钱”邀约,尤其是要求下载境外软件、代购黄金或中转通话的任务^^。
灰色资金借助Telegram的演化凸显了虚拟货币与加密通讯结合的风险,近期封禁行动反映国际协同治理的强化,但犯罪手法持续翻新仍需用户提高警惕。
本文章来自(),转载请说明出处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