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常见诈骗手法

1. 虚假兼职引流

诈骗分子以"高薪兼职"为饵,诱骗用户下载Telegram(纸飞机),通过"蝙蝠"等加密软件指导操作。受害者常被诱导进行"手机口"诈骗(用两部手机中转诈骗电话),或为诈骗群组引流,未成年人成重点目标。

2. 投资理财骗局

用户被拉入Telegram投资群后,诈骗团伙扮演"导师""水军"鼓吹高收益,诱导下载虚假APP(如"余额宝")。初期小额返利骗取信任,待大额投入后以"账户冻结"等借口卷款消失,单案损失最高达144万元。

二、法律风险与后果

  • 参与者可能构成犯罪:帮助诈骗团伙群发短信、引流受害人,涉嫌帮助络犯罪活动罪,已有涉案者被判刑。
  • 个人财产损失:虚假邀请码常关联、传销等非法平台,有受害者因轻信"恋爱交友""投资返利"损失超2000万元。
  • 三、官方警示

  • 中国法律禁止Telegram运营:境内无法正常使用该应用,所谓"福利邀请码"均属违规渠道传播。
  • 勿触碰灰产工具:诈骗团伙利用Telegram匿名性实施跨境犯罪,参与者即便不知情也可能承担法律责任。
  • > 重要提醒:任何通过非官方渠道传播的"Telegram福利"均涉违法,请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可疑链接。公民应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核实风险,保护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