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4日晚间,一篇名为《网易裁员,让保安把身患绝症的我赶出公司。我在网易亲身经历的噩梦!》的文章在社交网站上引起热议。文章作者表示自己是一名游戏策划师,2014大学毕业后就进入网易工作,如今他身患重病,却被公司裁员,而且在裁员的过程中遭遇逼迫、算计、监视、陷害、威胁,甚至被保安赶出公司。
事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11月27日又一位自称网易前员工的人在微信公众号发文《曾为网易创造千万营收,辞退还被启动竞业,至今在家待业,生活陷入困境》再度将网易推上风火浪尖。该网易前员工在文章中称:曾在网易工作了近8年时间,离职前主导的从0到1做起来的项目,年营收达到千万,并且年增长率超过了100%,却因跟主管会议上的一次争吵,被说成是顶撞上级而被劝退,不给补偿不说,还被启动竞业,而且竞业范围非常宽泛,只要跟网易有业务重叠的公司都在竞业范围内,导致至今不能求职。虽说有竞业补偿,但是还不够还房贷,生活陷入窘境。
对辞退患病员工一直,11月29日下午,网易发布了以下公告。
图片来自新浪微博
而对于11月27日网易前员工称被裁员并被竞业一事,网易方面回应还在同步了解中。
网易裁员之所以能引爆舆论关注,一方面源于被裁员员工的经历令人震惊,另一方面则与当下环境息息相关—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互联网产业的裁员或“优化”消息不断。“暴力裁员”在中国的互联网生态内是否已成标配?其实未必,滴滴出行宣布裁员,大大方方的和员工挑明裁员比例以及赔偿标准,该给的一分不少,甚至还会酌情为员工预留找工作的时间,虽然是一场别离,但是公司员工双方都和和气气,好聚好散。尽管滴滴出行在业务和产品层面有过不少让人诟病的地方,但是就事论事来说,在处理裁员这种敏感问题上,滴滴为很多互联网大厂做了榜样。
面对硬性裁员指标,企业怎么办?
1、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实施裁员计划的原因,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。
2、制定裁员实施方案,提出被裁减人员名单,确定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,明确被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;
3、将裁员方案提前30天征求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,并根据其提出的合理意见,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。
4、 向劳动行政部门提交《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报告表》,报告裁员方案,并提供企业财务审计表、劳动工资报表、法院裁定书或企业主管部门确认意见。听取劳动行政部门意见后,企业向全体职工正式公布裁员方案,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,支付经济补偿金,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。
企业裁员时除了要符合法律规定,避免日后法律纠纷,也要贯彻人道主义精神,你对员工的好,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。